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匡义最近由于宫院扩建工程异常顺利,图纸测划、建料采购都一一到位。
在御前颇为得脸,柴荣赞赏了几次。
赵匡胤也有意栽培这位三弟,便时常带他到桑家瓦子聚会,几次下来,也成了熟门熟路的常客。
这一日已是腊月廿二,早间下了一场急雪。
过了晌午,又是晴空万里的好日子。
赵家兄弟陪母亲用过午膳,便溜达着到了桑家瓦子。
推门进去,只见石守信、张光翰和赵彦徽三人已经在里面,围坐在一个黄铜火盆边,一旁的几案上茶渍俨然,想来已经喝过了几巡茶,久候多时了。
“大哥,这长孙可给我出难题了。
他一个‘藩属之地不足以用兵’,明摆着是要护住自己的陇西军。
圣上让枢密院议一议,大伙都傻了眼,范质又点了名地让我成文,我这下笔可千难万难了。”
张光翰在枢密院任同知平章事,最擅笔墨,为人圆滑讨喜,伺候着一帮不点头不表态的老官爷,竟也十分得体。
但这次事关重大,怪不得他犯难,一见赵匡胤便急忙讨要主意。
“明日可就是限期了,再不呈奏上去,我还能多一条违旨的罪。”
匡义一边帮赵匡胤解下挡风雪的玄狐斗篷,一面笑道:“不是让会同六部议处么?看看他人是什么意见?”
“议了三天。
谁也没个定主意,今天说该出兵,明日又改了,成不了合议,上头的怒火下来,还是得执笔的人挨着。”
张光翰白胖的圆脸上配着两道愁眉,样子颇有几分滑稽。
“你自己是什么主意呢?”
赵匡胤翻阅着桌案上厚厚的笔录,头也不抬地问道。
“这……”
张光翰迟疑了半晌,似乎在拿捏措辞,又似乎难以开口。
“这里都是自己兄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忌讳的。”
赵匡胤的温言像是鼓励,也像是一种煽动。
其实,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寿州,掐着长江的口道,往南是南唐首都金陵城;往北到陇西,关联着燕云十六州;往西,则像一柄匕首,直指开封。
这样的要地,柴荣早就想纳入囊中,但一直苦无机会,况且寿州城北面是防备严密的淮河,南面又隔着突兀峻拔的紫金山,东南则被长江阻断,易守难攻。
只好靠着恩惠赏赐与蔡国交往,堪堪守住东南的门户。
这次南唐出兵,恰好给了柴荣一个千载难逢的好借口,却被另有算计的长孙思恭给坏了。
然而这期间的关系,任谁也不愿当众说破。
“若是能打……自然是上策。”
张光翰犹豫着说,“纵然费些银钱,但若是拿下寿州,便能把南唐逼在长江以南,从此不再成患。
只不过,这仗艰难,长孙必然舍不得让他的陇西军出战,何况……”
“何况一旦寿州归了我大周,他长孙思恭便成了没壳的乌龟,难在陇西拥兵自重。”
石守信是个急性子,耐不得张光翰吞吞吐吐,索性将这“难言之隐”
讲了出来。
张光翰看了石守信一眼,颇带一分感激,接下来的话也容易说了:“只不过如今摸不清圣上的心思,是要‘稳’,还是要‘裁’?长孙家在陇西经营多年,朝中更是多有其党羽。
我担心若贸然奏议,得罪了长孙事小,做了替死鬼可就冤枉了。”
赵匡胤当然懂他的意思,圣意难测,他自己也不敢十足把握柴荣的想法。
机会是难得,但时机对不对呢?若是以强旨要求长孙出兵,一个不慎,逼反了陇西军,那开封就腹背受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