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我们理解创作灵感可能有共通之处,但现在舆论已经发酵,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影响整个出版社的声誉。”
“我明白你们的顾虑。”
晨曦语气平静,“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小雨的创作过程我们全程参与,她从没看过那本书,更不可能故意抄袭。
我们可以提供所有初稿、草图,甚至她画这些内容的时间线。”
王编辑点点头:“我们会调查,但在此之前,必须暂停新书的推广活动,并且暂缓下一部作品的出版计划。”
晨曦离开出版社后,心里沉甸甸的。
她知道,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小雨的信心,还会让她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蒙上阴影。
回到家,她没有立刻告诉小雨发生了什么,而是先和林强商量对策。
“我们应该联系版权律师,看看是否有法律上的风险。”
林强说,“另外,我觉得有必要找到那个举报人是谁,毕竟这种匿名举报,背后一定有问题。”
晨曦点头:“还有一件事很重要??我们要帮小雨证明她的原创性。”
他们开始整理小雨的所有手稿、草图、设计稿,甚至包括她在图书馆翻阅资料的照片。
同时,他们也联系了几位当时在场的图书管理员,请他们作证小雨查阅书籍的过程。
几天后,在多方努力下,出版社最终得出结论:小雨的作品确属原创,所谓的“雷同”
只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巧合,不具备抄袭证据。
然而,这场风波并未就此平息。
有人在网络上继续炒作此事,甚至恶意攻击小雨和晨曦一家。
面对舆论的压力,晨曦决定不再沉默。
她亲自撰写了一篇长文,发表在小雨的个人公众号上:
【致所有关心和支持小雨的朋友】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关于小雨作品是否原创的质疑。
作为母亲,同时也是她创作路上的陪伴者,我想在这里说几句心里话。
小雨从五岁开始写故事,七岁出版第一本图画书,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年。
她的每一篇文字、每一幅插图,都是无数个夜晚在灯光下一笔一划完成的。
我们一家人陪着她一起剪纸、折页、设计机关,见证了她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如今能够独立完成立体书制作的小作者。
创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灵感,也需要坚持;需要勇气,更需要热爱。
而小雨所拥有的,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
关于这次事件,我们已经配合出版社完成了所有调查,并提交了完整的创作记录。
事实证明,小雨的作品是百分之百原创的。
至于那些所谓的“相似点”
,或许只是文学世界的奇妙巧合。
但比起这些,我更想说的是:请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孩子的努力。
她用稚嫩的双手创造出的世界,也许不够完美,但足够真诚。
而这份真诚,值得被尊重,而不是被误解和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