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才热锅下油。
罗雁进屋先倒水喝,端着杯子凑到厨房门口:“妈,中午吃什么?”
这时节,翻来覆去就那几样菜。
午饭也就母女俩吃,刘银凤:“大白菜,放了点猪油渣。”
只要有油水的都好吃,罗雁:“挺好,晚上还有排骨吃,一天两顿肉呢。”
其实猪油渣就那么点,跟白菜比起来可以算是蚍蜉撼树,罗雁压根没怎么吃出味来。
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她还是挺满足的,实实在在吃掉一碗半的饭。
谁说半大小子才吃穷老子,女儿的饭量也不可小觑。
刘银凤看她吃完,说:“你婆婆寄信来了,你给妈念念。”
她是皖南人,很多称呼仍然按照方言的习惯,比如把孩子姥姥称为婆婆。
罗雁擦擦手才拆开信封,从头开始念:“妈挺好,你上次寄过来的……”
絮絮叨叨八页纸,念得罗雁口干舌燥,读完松一口气。
刘银凤却有点意犹未尽,研究着自己能看懂的几个字。
罗雁见状:“妈,我再给你念一遍。”
刘银凤:“不用不用,你上学快迟到了。”
午休就一个小时,罗雁确实不能再磨蹭,把手套戴好:“我晚上回来再念。”
她跑得太快,门没有关好,风一吹放在桌子上薄薄的信封满屋子乱蹿。
刘银凤伸手没捞着,自言自语:“这要能飞回去,倒省事了。”
她是五十年代闹水灾那会跟家里人逃荒到的京市,暂住丰收胡同时经街道的人介绍认识的罗新民,结婚后才定居于此。
等洪水退去,父母带着其他孩子回到故乡,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她跟血脉至亲们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见面,余下的都寄托在这些纸张上,轻飘飘又重如泰山,只言片语都珍贵。
刘银凤琢磨着母亲信里的话,把餐桌收拾干净,手在围裙上擦擦,把老家寄来的东西分出一小份,带着去串门。
串得不远,是同一条胡同的21号院。
刘银凤喊着“王秀娟”
的名字跨进去,第二声就有回应。
王秀娟从家里探出头:“在呢在呢,进屋坐。”
刘银凤:“在家猫着呢?”
王秀娟:“我这掐指一算知道你要来,专门恭候着。”
又说:“哟,怎么还带东西来。”
刘银凤:“我妈寄来的豆干,给你尝尝。”
两个人是在街道做散活的时候认识的,年纪相仿聊得来,成天凑在一块东家长西家短,彼此常来常往。
不过王秀娟还是跟她客气一句,倒上茶:“你留着自己吃呗。”
刘银凤端起杯子抿一口:“我那还多着。”
王秀娟:“娘家妈的东西,再多也不嫌多。”
刘银凤:“我倒是希望少一点,收成不好,家里年年吃国家的返销粮,给我寄过来还不如他们留着吃。”
又头疼:“得有来有往,我明天还得去买点东西寄回去。”
王秀娟:“别明天了,咱俩现在就去转转,正好没什么事。”
也行,刘银凤站起来:“我回家拿个票。”
两个人再碰头就是在13号院门口,手挽着手一起走。
还没到胡同口,王秀娟说:“三方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