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陈晏子懵了,她把公社忘了,对呀,还有公社呢。
“公社离往们大队二里多地,在咱们屯子东北边,县里在屯子东南上。
就是公社东西没县里的多。”
两个人又详细的问了公社的事。
李叔说包裹一般给送到公社的邮电所去,公社邮电所也能寄信打电话。
但你要是刚好来县里,包裹还没往下送,你也能拿走。
陈晏子准备打两个柜子,装被子和衣服还有自己平时用的东西。
李叔告诉他们两个,大队里能给一些不花钱的木头,够做一个柜子和板凳的,但是要给手工费,屯子里孙木匠就能给做。
还想做其他的,就要跟大队额外买木头了,反正也不贵。
都是现成的,不用知青自己去砍树,怕他们不会砍到时候再出事儿。
这些下乡来的知青没有省心的时候。
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人家说的没有错,还要和老乡抢口粮。
但知青也不想这样。
一趟5657次绿皮知青专列就把他们带来北大荒。
一列被称为“强盗车”
的火车,直行特快两天两夜50个小时,给北大荒带来十五六万南方知青。
他们在这里生根发芽,他们奉献青春。
有一些人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
陈晏子没办法不去责怪陈父陈母,因为他们清楚下乡有多苦。
却依然让陈晏子下乡,其中诸多算计更是陈晏子不能接受的。
十万复转军人奔赴北大荒开垦荒地,后世听到的只是一句话,一段历史,但身在其中的人们呢。
说起来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但是实际呢。
他们流血又流汗,哪怕是零下三十几度的冬天也不能停歇。
莲江口农场,建三江千万亩水稻田都是他们开垦出来的。
林场冬天要山上伐树打绊子、农场、养路段、建设兵团、插队知青,各有各的难。
在龙镇、在呼玛、在大兴安岭,唯独不在家。
下乡到底有多苦,昏黄的灯光下,火车站里父母兄弟抱头痛哭,而陈父陈母一句都没问过。
西北边疆与黑省来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就任由廖美凤把她送到大西北去。
一个连用水都困难的地方,严重干旱,粮食更是种不出来。
她的父母送不走她只恨她不听话。
她永远不会原谅他们。
磨山屯是陈晏子自己选的地方,离哈市不远,一百多公里,条件比其他地方好一些。
种大米也种小麦,这块黑土地地质好,粮食产量也高。
而且还有松花江水。
不然她十五岁的小身板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是留下病根就是性命不保。
她会为自己做最好的打算,在有限的条件下选择最好的生活。
冷漠,自私。
她足够理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