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后来元庆年间,又有一女童生吴远意求试中书省,”
槐叶投下的树影将他身形皴擦得晦曚不明,“中书省以为林噙香方九岁,而吴远意已十余岁,出入中书省应考,往来拜谒男子,有伤风化,不允。
自此而后无女生员应试。”
胤朝君王一向致力于“革前朝之弊”
,怎会忘却曾有女人应试科举的“漏洞”
?
他自然是“以除旧弊、厚风俗、淳教化”
为己任,下诏改制童子科。
从此更无女子应试之例。
京城最出名的那位女道士季秋兰,便曾登龙门桥,望着贡院的明远楼与森森古槐出神。
龙门桥,桥如其名,取士子登料、理跃龙门之意。
但这和她们有什么关系?那些龙门桥上跑过去,或焦急、或欣喜的生员永远不会成为她们,反之亦然。
于是,季秋兰登桥伤神,作一诗云:
鳞波细叶曜春晴,
曲江流水处处明。
若许蛾眉争桂殿,
榜上先提女儿名。
这首诗当然没有被收录进那本诗集中。
想到这个东城风光无两却无法在贡院里挥毫的女子,苏沂对韩景妍道:“当今虽没有女进士,却有词客季秋兰,你若想见她,可以与张九说。
他向来与城中名士熟稔。
每三年会试后,她会在曲江饮宴。”
韩景妍谢过苏沂,正想再多说什么,却倏然愣住。
这不是二里子喜欢的、诗赋被放在诗集卷末的女诗人么?
她愣住并不是因为听见了熟悉的名字。
前几日,她还在好奇这位诗词清丽的女道士的诗作为何放在整本诗集的末尾,现在,她突然想明白了这件事。
想明白了这件事背后无聊至极的现实。
她的诗当然会放在“无名氏”
们之后,因为是她呀。
她突然感觉很冷,很无聊,厌倦至极。
她也不明白苏沂为什么同她说这些,是没话找话,很经意地露出自己的见闻与学识,还是打算暗讽她的痴心妄想。
总不可能是见她苦闷所以想用这种笨拙的援古证今来安慰她吧?
或许,韩景妍想,这是他的某种试探,虽然她想不明白他在试探什么。
但他也许不会知道,自己也在观察、试探他:
她曾给苏清写过关于苏沂与靖王“替身”
的猜测,自然不会放过秋闱监考的时机观察他。
苏沂身姿同那日见到的假面将军一样挺拔,但她能敏锐捕捉到两人肤色的不同,更不要说两人声音有如天渊——那位凯旋归来的“靖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