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小说

第420章 科教不是分赃需要实事求是(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只因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篇文章好坏优劣,难以有公论。

就算当时的主考都觉得取在前数十名的文章,确实优秀,也难以排除这数十篇文章的立意、政见与当时的执政、阅卷者暗合。

而一旦某一派掌握了论政之权,释经之权,从此盘根错节形成学阀,也确实难以避免。

故而太祖之分南北榜,不应被视为给北人以好处,只是让人可以分片取仕,各抒己见,不必拘泥于讨好一派执政之见。

如果当时南人执政,北人士子于文章中、人人都不迎合其政见,执政之南人亦非取不可。

但如今新科所试内容,乃是数理,对便是对,错便是错,判卷宽严绝无舞弊余地。

故而按分录取,才更示天下以公允。

否则某些省百三四十分方得录取,另一些省百二十分便得录取,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

朱慈煜摸了摸稀疏的胡渣子,一想确实也有道理。

之前文科科举,最关键的一点是只用排名次,不用打具体分数。

所以南北榜各排个名次,别人也说不出不公平。

但现在是客观题,榜单上每个人考了多少,都精确到分了,一个130分的人没录取,一个110分的却录取了,确实会冲击到人的三观。

毕竟他们还是明朝人,没有穿越者,不知道后人是慢慢能理解这种各省分数线差一大截的情况的。

在顾炎武眼里,能明确分数的卷子,就该公事公办,不该搞利益输送。

朱慈煜觉得双方都有点道理,一时让群臣畅所欲言,评价一下得失曲直。

大家众说纷纭,一时也难以定论,朱慈煜只好宣布散朝后改日再议。

……

散朝之后,朱慈煜回到文华殿,让宦官去把他父王请来,还单独请了张煌言、顾炎武等几人,闭门议事。

自从朱慈煜南巡回京后,亲政的比例越来越高,朱树人也不想太累,就把日常朝会完全丢给儿子了,他自己长期借故不上朝。

毕竟大朝会上,面对百官,儿子就算给父亲赐座,甚至允许侧坐在陛阶以上,那还是挺别扭的。

礼遇再高,不合朝廷法度,礼遇再低,又违父子孝道,既然如此,不如不上朝。

反正朱树人这个不上朝,完全不代表不参政。

他只是把繁文缛节礼仪性工作完全丢开了,日常小事也完全不管了。

但大是大非的大政方针,依然有人上门请教,讨论拍板。

朱慈煜也非常尊重前辈阁臣,每次请教父王时,如果同时请张煌言、史可法等人,也都会一并赐座,所有人都是坐着开闭门小会,还有宫女侍奉茶点。

大家坐定后,朱慈煜示意顾炎武把今日朝会上御史们反映的民情转述了一下,请父王拿主意。

朱树人仔细思虑了一下,也不客气:“我以为,朝政不可朝令夕改。

这南京大学,虽然采用了类似科考之法录取,但毕竟不是科举。

入学之人,也不代表就能做官,还得苦学数年、毕业通过考试。

就算将来能做官,朝廷培养这些人才的本意,也不止是让他们做官,还是要分出一部分去搞研究的。

既如此,自然要选出一心向学,愿意搞研究之人。

这又不是朝廷在笼络人心、牢笼志士,科学研究要的是实事求是,目前之法,可以五年不改,甚至十年不改,对天下申明朝廷设置新科的本意和苦心即可。”

也就朱树人这种地位,敢于私下里当着皇帝说这种话,公然把旧式文科科举说成是一种“权力分赃”

反正四书五经读出来的东西,对于治国没什么实际用途,只要给大家一个说法,让大家把多余的精力有个渠道宣泄耗掉,别去胡思乱想就好了。

而新学要的是实干之才,学到的东西是要实打实用的,怎么能和稀泥呢?

朱慈煜琢磨了一下,也觉得豁然开朗,果然还是要坚定立场,不能用分赃的心态搞科技文教。

他便继续虚心求教:“那五年、十年之后呢?又当如何?”

朱树人抿了一口茶水:“科教之道,实事求是为首,兼顾公平次之。

将来可按照各省纳税人口多少,兵役、徭役多少,按比例分配入学录取名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目录加书签
新书推荐

异世邪君诸天从欢乐颂开始万古之王斗罗:我的老婆是封号斗罗!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从骷髅岛开始横推万界超凡黎明神魔天尊人生交换游戏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极品捉鬼系统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太古御龙诀定河山修真研究生生活录全家打入冷宫?听崽心声后杀疯了嘉佑嬉事前夫夜来袭抗战从周卫国开始华山神门四合院:香江首富从路边摊开始我们的家族没落了死亡赔偿金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深渊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