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按照以往的“经验"
,货币升值肯定会抑制出口,并引起国内通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广场协议签署后,日本马上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1986、1987年,日本连续5次降低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砍半到2.5%,不但是日本历史最低,也是当时各国最低的。
1987年,日本宣布增加5万亿日元的公共事业投资,后又追加了2万亿。
日本的货币供应量持续上升,连续3年的M2+CD在10%以上。
这造成的结果是日本国内资本过剩,而此时8本国内市场已缺乏其他更有利润的投资机会,大量过剩资金涌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暴涨。
日本股市暴涨,在4年内股票指数增长49%,主要城市土地价格也开始猛涨。
东京、大阪等六大城市市区地带的各类用地平均指数在1980年为40,1990年达到110。
其中东京在1987年一年的平均土
地价格上涨65.6%。
到1987年底,东京的地产总价已超过日本的全年GDP,1988年达到日本全年GDP的1.4倍。
1988年初,日本其实有一次结束货币扩张政策的机会,但日本政府和央行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出了一份报告,说是当前日本的货币扩张政策可以持续。
于是日本犯了第二个错误,货币扩张了三
年还不停止。
1988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日本股市的资金从互联网股票中逃出,更加集中在房地产上。
1990年,日本的地产总价已相当于日本GDP的五倍。
到1991年,连日本央行都感觉放水实在过度,地产已经严重泡沫,得收缩了。
然后就是地产泡沫破灭。
此时日本犯了第三个错误,紧急收缩信贷。
和第一个错误一样,也是用力过猛。
时在地产泡述无法息我支撑时,正是经济系统存在流动性压力和危机的时候。
此时经济体系中运转的货币总量虽然多,但大部分货币被困在地产上了,除了地产之外的其他行业,其实是缺货币的。
此
结果日本央行咔嚓一声,紧急收缩。
这导致地产泡沫破碎的同时日本陷入经济萧条。
货币的流动性减少,地产不泡沫了,可其他的行业也因为缺现金玩完了,那可不就是经济萧条+大失业吗。
失业率陡增。
而这些失业白领打工人在过去几年受地产热的影响,大多把全部身家和今后二十年的预期收入全押上买了房。
现在的情况就是:房价腰斩了,而自己工作没有了。
1992年,日本住宅土地价格大幅度下降,东京跌22%,大阪跌36%,名古屋跌33%。
到1994年,日本六大城市的地产价格跌幅都超过了50%,最厉害的跌了66%。
1994年,东京每天都有“空中飞人”
,债台高筑人生无望的倒霉者从摩天大楼顶端一跃而下。
还有更多的人把自己买的房子丢给银行拍卖,卖完之后睡大街,但仍然欠屁股债。
就在这时候,中国的歌唱家刘欢去日本开个唱。
而且在台.上唱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