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人民大会堂,上海厅。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民主德国主席约阿希姆赫尔曼起立,两人的手握在一起。
台下上百名记者、摄影师齐动起来,拍照,转动摄像机镜头,记录下这历史意义的一刻。
1994年5月23日,科尔与赫尔曼在北京签署《德国国家统宣言》。
1、世界上只有一个德国。
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是德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反对任何“两个德国”
、“一东西”
的论点。
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是德国统一之前的两个过渡政权。
2、两德统前,驻扎在两德境内的外国军队应逐步地、同步地撤离。
当所有外国军队撤离后,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将分别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中退出。
3、完成外国军队的撤离工作后,德国将宣布为永久中立国,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逐步裁减并最后全部取消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国家军队。
东西德国开启统谈判是苏联、美国、中国达成一致的结果,在其中中国的作用可能是最关键的:
中国与东西德国没有任何驻军、政治支持条约或军事同盟,而美国和苏联有。
本质上来说这两国都是利益相关方"
。
因此,中国对两德统一谈判进程提出的建议或意见,最易为两方所接受。
《北京宣言》公布的同时,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则宣言,表示支持德国现在的统一路线图,支持并用一切力所能及的手段未来的德国的永久中立国地位。
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发了这样的声明。
在《北京宣言》公布的24小时之内,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相机发表有关两德统进程的声明或宣言,内容与中国的宣言基本相同。
从1980年到1994年,民主德国从釜底游鱼、走投无路的困境,总算进入了一个较好的时期,虽然不能说国内经济搞得风生水起,但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推动经济改革和政改,经过14年,民主德国现
在至少也是进退自如了。
因此现在的德国统一路线图,是两个政府的合并而不是吞并。
可能其中方强其中一方弱,但这主要说的是体量,即便弱的一方也能自己经营下去。
在中国的活动下,以及德国国内的学术界、企业家的呼吁下,德国政界也接受了这样的观点:
在过渡时期东德政府管自己的地盘,西德政府管自己的地盘,这比西德政府接管东德要好。
首先这样的统一方式花钱少而且可控。
其次不会造成东西德国民间的隔阂,因为这是在可控状态下双方互相融合的,东边的老百姓不会因为仓促卷入西德的生活方式而感到无所适从。
两人握手仪式完成,江三工依次与科尔和赫尔曼握手。
然后,江三工离开会场,来到人民大会堂辽宁厅。
4月5日,科尔与赫尔曼因为出席主席的追悼会而在北京相遇,这促成了5月23日两人一致同意选定在北京签署《德国国家统一宣言》。
但其实科尔和赫尔曼在其他国家其他会议上也能相遇。
但有两个人,如果不是因为主席的追悼会,是不太可能见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