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乔总理,中国是不是故意调低了1991年的GDP统计,好让自己继续呆在世界第2的位置上,不至于太快超过美国?’
乔思通:“这种猜测是没有根据的。
国民经济总量的统计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中央政府要根据去年的国民经济数据制定方针、法规,央行要依据国民经济数据调整货币政策和利率,各级政府要根据
国家的经济大数据制定本地发展政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要根据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调整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
没有人会愿意给自己挖坑埋雷。
产经新闻记者:“那么,有一种说法是去年中国通过央行买入美元的方式,让人民币汇率在3.1左右的区间浮动而不是3.0,这是中国的一种金融策略吗?”
乔思通:“央行买入美元抛出人民币,是为了把这些美元用在国企的海外采购,这是一种基于经贸需求而采取的策略,而不是为了压数据。”
...
1991年,中国的GDP还是世界第二。
按人民币计算为21.57万亿元,按3.11的人民币:美元汇率算是6.93万亿人民币。
1991年的美国GDP是..6.95万亿美元。
中国的GDP总量相当于美国的99.7%。
在不少普通民众甚至财经媒体人眼里,这个数据就比较幽默了。
美国勉强压了点儿,暂时“保住”
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美国运气好刚好压了点点,还是中国"
故意"
的?
乔思通说,我们不是故意的。
其实美国在1990年和1991
1年的经济发
展不算慢,1991年美国的GDP增长率是9.1%,前年是8点几,当然其中有美元放水的因素,但通胀主要发生在1989和1990年,那时候美国是互联网泡沫破碎加
上实体产业资金供应不畅导致了一轮危机,1991年出现好转,通胀率降至2.2%,扣除这个数字之后1991年美国的经济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美国现在这种“波折中继续较快发展的状态,源自计算机半导体产业和中国掀起的互联网革命。
这是华尔街以及白宫的共识。
激励。
1984年9月江三工提出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把互联网的概念推向全球,互联网这个东西对未完成工业化的第三世界国家基本无感,但对经济总量前10的这几个国家,计算机、互联网对经济有巨大的
不仅中国,美国、日本、欧洲也被激励了。
对未来美国经济走向,《经济学人》刊登了篇很长而且晦涩难懂的论文,表示未来美国只要继续保持对新科技革命的跟进,就可以获得每年58%的经济增长率,总的来说前途还是光明的。
而中国呢?论文表示,最近三年中国是12%左右的经济增速,这种状况可能会在明年结束。
然后中国会进入一个年增速15%以上的快速经济增长期!
...
中国在七十年代也曾有过1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甚至有的年份到过20%。
但到八十年代中期逐渐回落,进入1015%的区间。
当然这个增速在世界范围内仍然算是快速发展。
增速回落的原因是人口转移带来的经济增长没那么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