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一个妇人孤身流落在外,便是寻回来,也不清白了,断然不能再担任这个宗妇,否则季氏女眷的名声都要被她拖累,整个河东季氏都面上无光。
又一阵沉吟后,王氏厉色看向跪地的母女俩:“这件事你们俩给我烂在肚子里,以后无论谁问起,那冉氏都是被流匪追杀,坠河而亡,你们可记清楚了?”
崔氏和季彤对视一眼,连忙颔首:“是是是,记清楚了!”
虽说王氏愿意将此事揭过,但对季彤这次的胆大妄为也深有不满,严令崔氏将季彤带回去禁足,并罚抄百篇《季氏家规》,以示惩戒。
待到崔氏母女退下,长房嬷嬷垂首入内。
她跟在王氏几十年,王氏有事也不瞒她,冷着脸将季彤的作为说了。
那嬷嬷早先也猜出几分,现下亲耳听到,仍觉骇人:“没想到三娘子年纪轻轻,竟如此狠辣。
不过她此番出手,也算替夫人您除了块心病。”
“我之前也是小瞧了她。”
王氏哼道:“原以为她就是脾气漾蛮些,未曾想到却是个心大的。”
嬷嬷绕到王氏身后,替她捶背:“她也是为了您,为了季氏……”
“她那些鬼话,你也信?”
王氏冷笑一声:“她是为了她那未来夫婿呢。
呵,人还没嫁过去,就开始为日后盘算了。”
嬷嬷不解,王氏启唇淡淡道:“我那内侄儿,是二殿下的伴读,现下亦在吏部当值。”
如今长安城里,二殿下和三殿下分庭抗礼,若是二殿下能得季绪辅佐,更是如虎添翼——
待他日二殿下御极,季彤的夫婿王焕闻作为二殿下的嫡脉近臣,还愁没有锦绣前程?
嬷嬷低头琢磨了好一会儿,才弄清季彤这些弯弯绕绕的心思,愈发感慨:“未料二爷和二夫人那对没头脑的蠢货,竟生出个满是心眼子的女儿。”
王氏扯唇:“只要她心向着季氏和王氏,不怕她心眼子多。
但日后她的动向,还是得多盯着些,以防她又做出什么胆大包天之事。”
嬷嬷应了声,稍顿,又问:“那冉氏娘子……”
想到冉氏,王氏心间也一阵复杂。
照说除了这块心病,她应当高兴。
但想到冉氏平日做小伏低,安分乖觉,又觉得年纪轻轻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没了,是有几分惋惜。
“看来如崔氏所说,她命苦福薄,没有享福的命。”
王氏摆摆手,叹道:“日后守真身居高位,有了权柄,我也不拦着他替冉家翻案,或是将她父兄调离岭南……也不枉她和守真夫妻一场了。”
-
洛阳城外,愁云惨淡,大批衣衫褴褛的流民拖家带口,艰难而缓慢地朝城门走去。
流民队伍里,有一户男人拖着辆破旧板车,车上除了一堆打着补丁的包袱,便坐着位瘦小的老妇和一位大肚孕妇,而在板车后,有一身形瘦小,穿着粗布短打的小郎君,正咬着牙,吭哧吭哧在后面推车。
车上那白发老妇时不时回头,看向那矮小的郎君:“你能成不?不成的话,就别推了。”
“能成,能成!”
脸上抹着煤炭的小郎君急急应着,一双水洗般的明眸满是恳切:“老菩萨莫要担心,我就是瞧着瘦,力气很足的。”
陶老太闻言,叹了口气,心道你个漾滴滴的小娘子能有什么力气,不过是怕自家将她撂下,这才咬紧牙关,硬是从闻喜一路推车到洛阳。
想起十日前,刚在官道遇上这小娘子,她犹如一只雨雾里迷失的小鹿,站在官道上失魂落魄。
那时天色昏朦,自家大郎还当是见了鬼,差点拿棒子上前冲打她。
等离得近了,才发现是个涂满污泥的小娘子。
她紧紧握着一把匕首,满脸警惕,后来大抵是瞧见车上有老妇和孕妇,这才放下戒备,说是从东阳乡逃难来的,和家人失散了。
见她可怜,陶老太予了她一块饼子。
没想到这小娘子吃了饼,就一直跟在他们车后,像个小尾巴似的,再也甩不脱。
后来只要车一停下,这小娘子主动上前,又是替陶老太和陶家媳妇捶背捏腿,又是替陶大郎推车搬行李,手脚勤快,嘴巴又甜,渐渐地,陶家也就默许让她跟着一起逃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