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七小说

第82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五一七小说】地址:http://www.5117link.com

恒超笑了笑,“玄帅不必白费力气了,贫僧的名字原本倒是在这上面,只不过后来贫僧觉得出家之人留名于此,实在不妥,便用刀刮了去。”

赵匡胤腹诽不已,道:“大师既然觉得出家之人干涉尘世间名利之争大有不妥,又为何会成为这第五个立誓人呢?”

恒超眉眼轻轻上扬,像是在笑,又像是在打量赵匡胤面上神色的细微变化,“凡事皆缘。

乾佑年间,贫僧尚未落发归佛,原是一跑江湖的小生意人,赚得一些身家,结得一些朋友。

燕云盟主穆君便是其中之一。

他们几人盟誓之时,长孙思恭与穆君等人还未有日后的权势,被应允耶律德光的金银愁得头疼不已,恰好贫僧正在燕州,便来找我借钱。

那时我大病初愈,堪破生死,已决议落发为僧。

见好友开口,索性变卖了家产,尽数赠与他又如何。

穆君感念不已,以此秘密为抵押,约我共誓。

拟好誓文交予我时,贫僧已落发归释,便将自己的名字刮去。

只留下这方残璧而已。”

这些话初入耳时有些奇怪,但往深处去体会,却也能自圆其说。

每人每时境遇不同,心境相左,做出些看似奇怪的行径,却也是当时的不得不为之。

赵匡胤心思曲折,更欲探求恒超眼下的目的,便道:“大师当年既已看破生死名利,归隐山林,为何今日却甘为唐王做说客,将隐秘多年的秘密告诉在下,难道不怕世人诟病大师手持佛珠心向名利吗?”

恒超默默转过头,望向窗外,细蒙蒙的金色阳光被滤成一缕一丝,斜斜地从窗口洒了下来。

借着这些曲折变化的光线,赵匡胤比方才看清了些恒超面上的神色,有些悲悯,有些沧桑,有些无可奈何。

他缓缓说道:“玄帅可曾听过法琳和尚的故事?”

赵匡胤读书不多,自然不知其中典故,便摇摇头,示意恒超往下说。

“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颁令尊道抑佛。

高僧法琳据理力争,得罪了太宗皇帝,被打入死牢。

太宗皇帝说,法琳既然在著作中声称口诵观音的人刀枪不入,那就让他在狱中好好念诵菩萨的圣号,七天后再来试刀。”

“期满之日,执行官问法琳:念观音有用吗?”

“法琳答道:贫僧不念观音,只念陛下。”

“执行官问:你怎麼念起陛下来?”

“法琳答:因为陛下就是观音。

太宗皇帝得知后,免了法琳的死罪,仅将他流放到了益州。”

恒超停了停,淡然道,“以法琳和尚德高望重,尚且要屈于君权之下,何况贫僧。”

赵匡胤皱皱眉头,道:“这般说来,出不出家的倒没什么区别。”

“初入佛门时,以为万事皆空,放弃一切俗念,潜心向佛。

几年之后,阅遍天下经书,悟了空空皆空,自以为以为刚入了门,此后一直无所进益。

直到近些年,周游四处,拜八方佛,见国中寺庙众多,僧尼不入编户,不纳赋税,不敬王者,违法有僧律、遇乱有僧兵,方知如此与君权相抗,灭佛之日不远矣。

贫僧方知,空皆万事。

若真想将释迦著说传向世间,弘法人间,除了日夜在佛前青灯苦烛的祈祷,更需贫僧‘不念观音念陛下’。”

恒超看了一眼自己苦心译作的佛经,它们整齐地堆放在角落里,像山崖之上一丛孤零零的仙草,又像街市之间无人问津的弃物。

“栖霞寺中僧人两百有余,不耕作,不纳税,则需国中十户供养一僧,每月的廷上辩经与每旬的法会更是花费甚巨。

唐王奉栖霞若国寺,贫僧又怎敢不伺唐王如君主。

与此相比,世人的诟病又算得什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目录加书签
新书推荐

宠妾灭妻?这王妃我不当了!焚天之怒为奴箭魔借命风水师江山美人志重塑千禧年代没有金手指的修仙日子无尽剑装正道潜龙属性无限暴涨,我横压多元大周仙吏我为王哈利波特:虚假的狮院勇士重生80年代她除了能打一无是处书生有种长生三千年冠军之心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从斗破开始当大佬创始道纪囤货重生,娇知青在七零被糙汉宠爆了家族修仙:我能看到提示